为古法买单
为古法买单 中国已经是胃癌和肝癌的世界第一大国了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的数据,中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47万例,占全球病例的近一半;肝癌新发病超过41万例,死亡率极高。 而在这个癌症高发的国度里,有人说肯定是我们的“科技与狠活”太多了。可是在今天我要说的这件事面前,“科技与狠活”微不足道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,真正的隐形杀手,就藏在那些被吹上天的“古法”里。 大家好,我是于澈。茶叶要古法做,油要古法榨,腊肉要古法腌,普洱要古法发酵,连一瓶酱油都恨不得写上“千年古法”。“古法”两个字就像一道免死金牌,让人们以为这是天然、纯粹、养生、小时候的味道。 可是事实往往相反,很多古法工艺就是癌症的温床,是慢性病的帮凶。茶本来是健康饮品,现代工艺能做到控温控湿、低农残。但是古法制茶靠柴火烘、靠日头晒干,看似诗意,实际上烟熏火燎中产生的苯并芘等多环芳烃,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直接列为一类致癌物。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检测发现,部分古法烟熏茶苯并芘含量接近国家标准的上限。你喝一壶这样的茶,相当于吞下了一堆烟灰。 更荒诞的是古法普洱。普洱的卖点在于陈化和发酵,结果很多作坊直接用霉菌发酵,把茶堆在阴暗潮湿的仓库里。2018年昆明一项研究检测显示,部分散装普洱中黄曲霉素含量超标3倍以上。要知道,黄曲霉素是肝癌头号元凶,无安全剂量。2014年3月,武夷山某茶企业生产的“古韵奇丹”茶叶,被检测出吡虫啉含量高达每公斤0.64毫克,超出国家标准28%。按此浓度计算,普通人连续喝10杯这样的茶,就会摄入一个单位的农药残留,长期累积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潜在影响。 这些农残从何而来?问题恰恰出在古法手工上。小作坊茶企普遍缺乏专业检测设备,散户茶农为了保产量,经常违规使用高毒性农药,有的甚至在采摘前一周还在喷施草甘膦,完全无视休药期规定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,散装古法茶叶不合格率18.7%,是预包装茶叶的5.8倍。那些印在包装袋上的“山泉水灌溉”“手工除草”,或许只是躲避检测的挡箭牌。 再看其他古法食品:2012年,香港消委会对16款绍兴古法黄酒抽检,发现古越龙山、正宗绍兴陈年雕花、塔牌8年陈绍兴加饭酒等三款酒的EC(乙醇浓度相关指标)含量都超过每升0.2毫克;2024年1月,新疆市监局通报,新疆穆塞莱斯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“西域古法蜜酿葡萄酒”,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。 还有油,“石磨压榨、木桶收集”,号称古法榨油,听起来好像比现在的冷榨油更健康。可现实是,古法榨油是把油饼一排排码在骨架上,然后人抱起拴在房梁上的石头,靠重力砸向木架榨油——混着木屑、汗水、灰尘,还有黄曲霉素的油,也有人说“好,这才是原味无添加,比工厂的干净”。200斤的石头撞5000下出来的油是“纯天然”,5吨液压机压半分钟就是“没有灵魂”“工业流水线”?这种古法榨油有两个巨大安全隐患: - 第一,容易发霉。花生、大豆存放不当就会滋生黄曲霉,传统油坊缺乏脱毒工艺,油里的黄曲霉素残留更严重。2015年一项抽检显示,部分古法花生油里黄曲霉素超标几十倍。 - 第二,容易变质。因为没有真空脱氧,油极易酸败,产生氧化物和醛类物质,吃久了不仅伤肝,还会提高心血管病风险。别忘了,肝癌高发区往往和花生油消费相关,这绝对不是巧合。 还有腊肉,腊肉是“年味”,也是化学课本里的“恐怖案例”。古法腌制离不开大量食盐和亚硝酸盐,遇到高温,亚硝酸盐就会转化为亚硝胺——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。研究表明,长期吃腌制肉类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。再加上熏制时,古法腊肉喜欢用松枝、稻草明火熏,结果苯并芘含量经常超标。2019年湖南疾控中心抽检,30%以上的腊肉苯并芘超标。 还有古法酱油,号称“晒足180天”,可问题是露天发酵罐容易滋生杂菌,尤其是南方夏季,霉菌污染非常常见,有抽检显示部分手工酱油霉菌毒素严重超标。还有古法凉茶,很多原材料来自民间草药,其中不乏对肝肾有毒性的成分,广东某医院曾统计,因长期饮用自制凉茶导致肝功能损伤的病例屡见不鲜。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抽检发现,慕名而来的“古法皮囊自然发酵酸麻奶(库米斯)”,酵母及霉菌数量超标600倍。 就是这些所谓的“古法食品”,在现代食品科学眼里,简直就是食品安全的漏洞、温床。 为什么古法这么受追捧?因为它满足了现代人对“田园牧歌”的想象。茶叶上写“古法”,腊肉包装挂“百年工艺”,瞬间就从柴米油盐变成了文化符号。“崇古”的本质其实是“反智”,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一种“政治正确”——因为无法跟进新思想、新理念,只能靠“借古”实现逻辑自洽。“崇古”包括但不限于旧的经验、方法、工具、材料,动辄就是“古人的智慧”,沾上“传统”“古法”“传承”“手工”“天然”“小时候”这些字眼,就是“政治正确”,不容置疑。 再往深说,我们会发现东西方文明在构建理想化世界的路径上,存在天壤之别。欧洲文明憧憬未来,崇尚绝对理性构筑的未来理想世界:从犹太教、基督教的“天堂”“千年福王国”,到空想主义的“乌托邦”,再到柏拉图的“理想国”、奥古斯丁的“上帝之城”,一直到康帕内拉的“太阳城”——你会发现,欧洲文明沉醉于对未来无限理想世界的构建,他们相信未来总是充满希望、更值得期待。 而反观中华文明,中国人崇尚传统、崇尚圣贤,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探索。中华民族追忆历史过往的意识之强,全世界罕见。你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理想社会的设想:墨家主张“兼爱、非攻”,向往三代之前的“大同世界”;儒家鼓吹“仁政”,倡导“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”,致力于回到西周礼制时期;道家看似和儒家不对付,抨击儒家的仁义道德,但在意识形态上比儒家更保守,主张“绝圣弃智”,希望恢复到比三代更古老的远古时代,“小国寡民,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”,才是道家的理想国。 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更甚,把“三代”吹得没边了。宋代朱熹说:“三代专以天理行,是王道;汉唐专以人欲行,是霸道。”明代顾炎武在《日知录》里说:“三代以上,人人皆知天文。‘七月流火’,农夫之辞也;‘三星在户’,妇人之语也;‘月离于毕’,戍卒之作也;‘龙尾伏辰’,儿童之谣也。”还有民国的李宗吾——就是写《厚黑学》的那位——他说:“世间顶怪的东西就算圣人,三代以上产生的最多,曾见迭出,同时可以产生许多圣人;但三代以下就绝种了,并未产生出一个。‘三代上有圣人,三代下无圣人’,这就是古今最大怪事。” 所以你会发现,从古至今,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非常憧憬“三代”(夏商周)时期的“圣人治世”,认为那个时代才是最好的、真正的“大一统治世”,而三代以后的世界是人欲横流、一塌糊涂。 那么,是什么让西方文明走向文明开化,而东方文明陷入对内保守、对外排斥的千年黑洞?简单来说,西方文明出现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思想运动——文艺复兴。文艺复兴没别的,用四个字概括就是“实证主义”。
简单讲就是:谁也别告诉我什么是“天然正确”,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,我先天偏向认为一切都是存疑的,这其中也包括先贤和他们的思想。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曾经说过:
“科学如果不能从实验中产生,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,那便是毫无用处、充满谬误的,因为实验是确实性之母。”
上一篇:奥奈达公社(Oneida Community):19 世纪美国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实践样本
下一篇:没有了!
